|
詠池上芭蕉 / 作者:袁凱 |
亭亭虛心植,冉冉繁陰布。
既掩猗蘭砌,還覆莓苔路。
卷舒今自知,衰榮隨所寓。
默契方在茲,臨軒挹清醑。
|
|
詠池上芭蕉解釋: 《詠池上芭蕉》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亭亭虛心植,冉冉繁陰布。
芭蕉苗兒挺拔而修長,謙虛地生長在池畔;綠葉繁茂,覆蓋了周圍的空地。
既掩猗蘭砌,還覆莓苔路。
芭蕉既遮蔽了猗蘭的花壇,也遮蓋了莓苔所鋪成的小徑。
卷舒今自知,衰榮隨所寓。
芭蕉自覺地展開與卷起,體察自己的生命狀態,不論是衰落還是繁榮,都隨處存在。
默契方在茲,臨軒挹清醑。
芭蕉與這里的環境和諧相處,靜默而存在,使人在這清凈的環境中得到心靈的洗滌。
這首詩詞以芭蕉為主題,描繪了芭蕉在池畔的生長狀態。芭蕉作為一種獨特的植物,以其修長的身姿和綠色的繁茂葉片,展示了一種虛心謙遜的姿態。它不僅遮蓋了其他花草的花壇,還覆蓋了小徑,形成了一種靜謐而清新的景觀。詩中表達了芭蕉自覺地展開和卷起的狀態,它無論是繁榮還是衰落,都在這片環境中自然地存在著。芭蕉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使人們在這樣的景致中感受到寧靜和清醒。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芭蕉的生長狀態和與環境的默契,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對寧靜清凈境界的向往。通過對芭蕉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一種寧靜而純凈的心靈境地,引發人們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內心世界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