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 / 作者:劉禹錫 |
銀珰謁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鶴迎來天樂動,金龍擲下海神驚。
元君伏奏歸中禁,武帝親齋禮上清。
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
|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解釋: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岳…投龍畢卻赴京》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銀珰謁者引蜺旌,
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鶴迎來天樂動,
金龍擲下海神驚。
元君伏奏歸中禁,
武帝親齋禮上清。
何事夷門請詩送,
梁王文字上聲名。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和中貴人一同前往拜謁岳山的場景。令狐相公是指唐代宰相令狐德棻,趙常盈是一位煉丹師。
詩中描繪了銀珰謁官引領著儀仗隊,仙官們身著霞帔(一種仙袍)來到赤城(岳山的別稱)。白鶴飛來迎接他們,天上的樂聲動人心弦,金龍從天空中投下,海神也被驚動。
元君指的是皇帝,他在朝廷上聽取了趙常盈的奏章,然后皇帝親自主持齋禮,以表達對岳山的敬意。詩的最后兩句表明令狐相公請劉禹錫為趙常盈和中貴人賦詩,以增加他們在社會上的聲望。
賞析:
這首詩以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山岳神圣的景象和皇帝對岳山的崇敬。通過描繪仙官、白鶴和金龍等神話傳說中的元素,詩詞創造了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
詩中的令狐相公是唐代著名的宰相,他送趙常盈煉師和中貴人前往岳山拜謁,展示了他們的身份和地位。同時,詩人劉禹錫通過賦詩的方式,將他們的名聲傳揚出去,加深了他們在社會上的聲望。
整首詩運用了華麗的辭藻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唐代壯麗的宮廷場景和山岳神圣的景象,同時也凸顯了令狐相公的高貴身份和地位。這首詩以其華麗的描寫和神秘的意境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宏偉壯麗的感覺,展現了唐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壯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