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溪上謾書 / 作者:袁凱 |
白發何煩試鹖冠,清江久欲把漁竿。
涓涓濁酒須成醉,裊裊晴花已倦看。
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
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
|
|
春日溪上謾書解釋: 《春日溪上謾書》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白發何煩試鹖冠,
清江久欲把漁竿。
涓涓濁酒須成醉,
裊裊晴花已倦看。
不忍燕鶯頻往復,
且留鷗鷺與盤桓。
東家野老渾知我,
日日相過卻自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首句中的"白發何煩試鹖冠"表達了作者年事已高,頭發已經白了,不再追求世俗的榮華富貴,只想戴上簡樸的鹖冠,過上寧靜的生活。第二句中的"清江久欲把漁竿"則表明作者長期以來一直渴望能夠拋下塵世的繁忙,去釣魚享受寧靜。
接下來的兩句"涓涓濁酒須成醉,裊裊晴花已倦看"描繪了作者喝著清淡的酒,欣賞著細小而清澈的溪水,倦于欣賞盛開的晴花。這里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也展示了對世俗繁華的疲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接下來的兩句"不忍燕鶯頻往復,且留鷗鷺與盤桓"表達了作者不忍心將燕子和黃鸝趕走,反而讓它們在自己身邊自由飛舞。這種寬容和善待小動物的態度,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對和諧共處的渴望。
最后兩句"東家野老渾知我,日日相過卻自歡"則表明作者與周圍的東家野老互相了解和欣賞,彼此相互造訪,相互歡樂。這里表現出作者對簡單而寧靜的生活的滿足和享受。
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溪水和花朵,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對寧靜生活的追求,詩人傳達了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自由的情感,賦予讀者一種悠然自得、心曠神怡的美好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