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 / 作者:劉禹錫 |
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tài),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
|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解釋:
這首詩詞是唐代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
中文譯文:
一月道場齋戒滿,
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tài),
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
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
聽取喧呼吏舍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應(yīng)對樂天(楊炯)滿期齋戒之日,裴令公(裴延)的宴席上所作。詩中描繪了場景,表達了作者對逍遙自在、豪放不羈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宴會歡樂的贊賞。
首節(jié)描寫了一月的道場齋戒滿,意味著經(jīng)過了一個月的苦行禁欲后,現(xiàn)在迎來了宴會的熱鬧喜慶。華幄指的是華麗的帳幕,管弦指的是音樂樂器,表示宴會上的歡樂氣氛。
第二節(jié)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態(tài)度。銜杯本自多狂態(tài),指的是喝酒是為了放縱自己的情感,不拘束于世俗的規(guī)范。事佛無妨有佞名,意思是盡管從事佛事可以得到名聲,但并不妨礙自己享受世俗的樂趣。
第三節(jié)描述了宴會中的情景。酒力半酣愁已散,表示作者酒已經(jīng)喝得興高采烈,憂愁都消散了。文鋒未鈍老猶爭,表示即使年紀漸長,文采依舊不減當年,仍然有競爭的欲望。
最后一節(jié)描繪了宴會的熱鬧場面。平陽不獨容賓醉,表示這里的賓客都被容忍醉酒,不加責備。聽取喧呼吏舍聲,指的是宴會上的歡聲笑語和賓客們的喧嘩聲。
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歡樂宴會的贊美和對逍遙自在生活態(tài)度的追求。同時也展現(xiàn)了劉禹錫自信的文采和對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