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邊 / 作者:戚繼光 |
花事蹉跎候雁催,江南三月送春回。
薊門桃李應何限,歲歲不知春去來。
|
|
行邊解釋: 《行邊》
花事蹉跎候雁催,
江南三月送春回。
薊門桃李應何限,
歲歲不知春去來。
譯文:
花事消磨著時光,候雁催促著春天歸來。
江南的三月送走了春天,
薊門的桃花和李花應該有何等的壯麗景象,
但每年歲歲不知春天去來。
詩意和賞析:
《行邊》是明代戚繼光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通過描繪春天的變遷,抒發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的無情的思考。
詩的第一句"花事蹉跎候雁催"表達了春天的短暫和光陰的匆匆流逝。花事指的是春天的花開花謝,它們如夢般消逝,時間也像候雁一樣催促著春天的歸來。這里通過花事和候雁的對比,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春天的短暫。
接著,詩人描述了江南三月送走春天的情景。江南地區是中國著名的春天之鄉,三月是春天的尾聲,春天離去,給人以惋惜之情。詩人通過"江南三月送春回"的描寫,表達了人們送別春天的情感,同時也暗示著春天的離去。
在最后兩句中,詩人以薊門桃李的盛景來反襯春天的離去。薊門是一個地名,桃李是春天的象征。詩人期待薊門的桃花和李花應該有多么壯麗的景象,但他卻感嘆歲歲不知春天去來,暗示著春天的變遷和無常。
整首詩詞通過對春天的描繪和對時間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光陰逝去的感慨和對春天短暫的惋惜。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載體,抒發了人們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無常的思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哲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