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居勝果寺 / 作者:王守仁 |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見寺門開。
半空虛閣有云住,六月深松無暑來。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遠塵埃。
富春只尺煙濤外,時倚層霞望釣臺。
|
|
移居勝果寺解釋: 《移居勝果寺》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上但知山色好,
只有通過江水才能體會到山的美好,
峰回始見寺門開。
山峰蜿蜒回旋,才能看到寺門敞開。
半空虛閣有云住,
空中的閣樓中有云停住,
六月深松無暑來。
六月的時候,深深的松樹沒有炎熱的夏天的感覺。
病肺正思移枕簟,
患有肺病的人正在思考是否要移動枕頭和席子,
洗心兼得遠塵埃。
洗凈心靈的同時也擺脫了塵埃的紛擾。
富春只尺煙濤外,
只是在富春江的尺度之外,
時倚層霞望釣臺。
不時地倚在層層霞光中,眺望著釣臺。
詩意和賞析:
《移居勝果寺》以自然景觀和心靈感悟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山水之美的思索和對人生的感悟。
詩中描繪了江上山色的美好,詩人認為只有通過江水才能感受到山的魅力。峰回的山脈使得寺門顯得更加隱蔽,需要通過曲折的山路才能找到。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空中閣樓,云彩停留其中,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六月的深松沒有炎熱的夏天的感覺,可能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涼爽。
詩人在病中思考是否要調整自己的枕頭和席子,這里的“移枕簟”可能是一種象征,表示詩人思考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調整自己的心態。同時,洗凈心靈也使得詩人遠離了世俗的塵埃,獲得了內心的寧靜。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在富春江畔,遠離塵囂,倚在層層霞光中,眺望著釣臺。這里的富春江和釣臺是具體的地點,但也可以理解為詩人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象征。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之美和詩人內心的感悟,抒發了對自由、寧靜、凈化心靈的追求。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詩意更加豐富,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