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萍鄉武云觀 / 作者:王守仁 |
曉行山徑樹高低,雨后春泥沒馬蹄。
翠色拖云開疊嶂,寒聲隔竹隱晴溪。
已聞南去艱舟楫,漫憶東歸阻杖藜。
夜宿仙家見明月,清光還似鑒湖西。
|
|
宿萍鄉武云觀解釋: 《宿萍鄉武云觀》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曉時在山徑上行走,樹木高低錯落有致,
雨后的春泥掩沒了馬蹄的痕跡。
青翠的色彩拖拽著云彩展開,形成連綿的山峰,
寒冷的聲音從竹林中傳來,隱隱約約地響徹晴朗的溪水。
已經聽到南方艱難的船只和槳聲,
我不禁回憶起東歸的路上,阻擋我前行的拄著拐杖的荊棘。
夜晚住宿在仙家,見到明亮的月光,
清澈的光芒猶如湖水中的明鏡,映照在西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早晨行走于山徑之上的景象。樹木的高低錯落有致,而雨后的春泥掩沒了馬蹄的痕跡。山峰蒼翠欲滴,云彩纏繞其間,清寒的聲音從竹林中傳來,隱約而朦朧地隔著晴朗的溪水回響。作者回憶起南方艱難的船只和槳聲,以及東歸途中被荊棘攔阻的經歷。夜晚住宿在仙家時,他看到明亮的月光,如同湖水中的明鏡,照耀在西邊。
賞析:
《宿萍鄉武云觀》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樹木高低、雨后春泥、翠色云彩和寒聲竹隱等對稱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機。同時,作者以自身的旅途經歷,表達了對艱難困苦的思考和回憶。夜晚住宿在仙家時,明亮的月光給人以寧靜和慰藉,也映照出作者內心的清明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個人感受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生的思考。這首詩詞充滿了王守仁獨特的感悟和哲學意味,展現了他對自然、人生和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洞察力。同時,詩詞的語言簡練而精確,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