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 / 作者:劉禹錫 |
可憐五馬風流地,暫輟金貂侍從才。
閣上掩書劉向去,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
|
|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解釋:
《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可憐五馬風流地,
暫輟金貂侍從才。
閣上掩書劉向去,
門前修刺孔融來。
崤陵路靜寒無雨,
洛水橋長晝起雷。
共羨府中棠棣好,
先于城外百花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劉禹錫與樂天(詩人李白的字)共同送別河南馮尹學士的情景。詩中描寫了一系列景物和情感,表達了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對自然景色的感嘆,以及對城中花朵的羨慕。
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和感嘆人事變遷為主題,運用了對比和意象的手法。
首先,詩中提到了"五馬風流地",形象地描繪了當時繁華熱鬧的場景。這里的"五馬"指的是五匹良馬,象征著高貴典雅的氣質。作者感嘆這個地方的風景如此美好,但自己卻要暫別這里。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劉向和孔融的名字。劉向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孔融是東漢末年的名士。他們的名字被用來象征文化和智慧。作者通過掩書和修刺的動作,表達了對過去文化智慧的敬仰和追思。
然后,詩中轉到自然景色的描寫。"崤陵路靜寒無雨"描繪了路上的寧靜和寒冷,而"洛水橋長晝起雷"則展示了大自然的驟變。這里的雷聲象征著不可控制的力量,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內心的動蕩和離別的悲傷。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府中花朵的羨慕之情。他說"共羨府中棠棣好,先于城外百花開",表明府中的花朵比城外的花更早開放、更美麗動人。這里的花朵象征著幸福和繁榮,作者通過這樣的比喻來表達對友人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事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也增強了詩詞的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