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江進之雜詠四首 / 作者:袁宏道 |
山亭處處挈胡床,不獨游忙睡亦忙。
官況易消如暴水,癡兒難長似黃楊。
巖花盛日求長假,石榻開時見古方。
擲卻儒紳與巾子,添將冰水注茶湯。
¤
|
|
和江進之雜詠四首解釋: 《和江進之雜詠四首》是明代袁宏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亭處處挈胡床,
不獨游忙睡亦忙。
官況易消如暴水,
癡兒難長似黃楊。
巖花盛日求長假,
石榻開時見古方。
擲卻儒紳與巾子,
添將冰水注茶湯。
詩意:
這首詩以山亭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袁宏道在山亭中的種種感受和思考。詩中描繪了山亭處處掛著胡床,不僅游客匆忙,連睡眠也匆忙。官職的狀況易如暴雨般消逝,而愚昧的孩子卻很難成長。在炎熱的日子里,渴望得到長假的美麗山花開放,石榻開啟時顯現出古老的風貌。詩人拋棄了儒紳的身份和官帽,添加了冰水來沖泡茶湯。
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亭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亭的景物和表達作者的思考,展示了袁宏道對人生與官場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詩中的山亭、胡床、游人和睡眠等形象,以及官況易消、癡兒難長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充滿變數的認識。山亭作為一個瞬間的停留之地,游客匆忙而且睡眠也匆忙,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忙碌。官況易消如暴水的描繪,反映了官場的變幻無常。而癡兒難長似黃楊的比喻,則傳達了作者對于智慧和成長的思考,認為真正的智慧和成熟是不易獲得的。
其次,詩中的巖花、石榻和古方等形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歷史的向往和追求。巖花盛日求長假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渴望和追逐。石榻開時見古方的描繪,則表明作者在山亭中感受到了歷史的沉淀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最后,詩末的擲卻儒紳與巾子,添將冰水注茶湯的表達方式,傳遞了作者對于返璞歸真和追求內心平靜的追求。拋棄儒紳的身份和官帽,以及用冰水沖泡茶湯的行為,表示作者希望摒棄功利和浮華,追求簡樸和寧靜。
綜上所述,《和江進之雜詠四首》通過對山亭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自然、歷史的思考,傳遞了作者對于忙碌人生、變幻官場和物質追求的思考和反思,呼喚著返璞歸真和內心平靜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