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驛二首 / 作者:孫華孫 |
歲晚離家客,更深上水船。
犬鳴營柝外,漁唱驛燈前。
遠役關慈母,孤忠仗老天。
極知朱紱貴,無奈彩衣姸。
漢使征車急,潘與定省頻。
小人猶有母,率土莫非臣。
歲儉盤炊玉,家貧酒泛銀。
自優緣白發,豈敢逆龍鱗。
|
|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驛二首解釋: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驛二首》是元代孫華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歲晚離家客,更深上水船。
犬鳴營柝外,漁唱驛燈前。
遠役關慈母,孤忠仗老天。
極知朱紱貴,無奈彩衣姸。
漢使征車急,潘與定省頻。
小人猶有母,率土莫非臣。
歲儉盤炊玉,家貧酒泛銀。
自優緣白發,豈敢逆龍鱗。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離家奔赴省城的心情,并以此為契機,深情地描繪了母親的偉大和孤獨。詩人在離家的晚年,乘坐船只前往省城,感嘆歲月匆匆,自身身處客鄉。在軍營外,聽到犬吠聲;在驛站前,聽到漁歌和驛燈的聲音。這些聲音勾起了他對家鄉和母親的思念之情。
詩人深知母親對他的深情厚意,母親為了他遙遠的征程,把信任寄托給老天爺。詩中提到了朱紱,指的是朝廷高官的紅色綬帶,意味著高官顯貴的地位。然而,詩人表示自己無法享受這樣的榮華富貴,因為他的衣著只是普通的彩色衣裳。
詩中還提到了漢使征車,指的是漢朝派遣的使者,往來于省城的頻繁征車。這與詩人離家奔赴省城的情景相呼應。詩人通過這樣的對比,表達了小人即使沒有高官顯貴的地位,但他們仍然有母親的關愛,他們為國家盡忠職守。
詩人的家境貧寒,只能用玉盤炊飯,用銀杯泛酒。他自覺自優,因為年老已有白發,但他卻不敢逆天逞強。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不能享受榮華富貴的遺憾,但也表達了他對家庭和忠誠的堅守。
賞析:
《召命赴省因母老夜宿嘉禾驛二首》通過對離家奔赴省城的旅途和母親之愛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家庭的思念。詩人以簡潔而自然的語言,表達了對母親的敬愛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詩中通過對比、對景和對家境的描繪,展示了詩人的人生態度和對忠誠、家庭的重視。整首詩抒發了作者深情的家國情懷,令人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