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鎖山十詠·棲真洞 / 作者:鄧牧 |
何年采真游,遺此棲遁跡。
流泉金石奏,伏鼠霜雪色。
浮世幾興亡,殘棋耿苔石。
|
|
九鎖山十詠·棲真洞解釋: 《九鎖山十詠·棲真洞》是宋代詩人鄧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何年采真游,
遺此棲遁跡。
流泉金石奏,
伏鼠霜雪色。
浮世幾興亡,
殘棋耿苔石。
譯文:
不知是哪一年,采摘真趣而游玩,
留下了這個隱居的痕跡。
流動的泉水奏響著金石的聲音,
伏在地上的老鼠呈現出霜雪的顏色。
紛擾的世事經歷了多少興衰變遷,
只有這些殘缺的棋子靜靜地躺在苔石上。
詩意:
《九鎖山十詠·棲真洞》描繪了一個隱居山林的景象。詩人追問自己何時來到這個地方,享受寧靜和自然之美,留下了他的隱居痕跡。詩中流泉的聲音和老鼠的顏色,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然而,浮世間的興衰變遷似乎與這片隱居之地無關,只有殘棋和耿苔石靜靜地守望著時光的流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山林隱居的景象,傳達出對清靜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對浮世變遷的思考。詩人以自問的方式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同時展示了對自然界的敏感與贊美。流泉的聲音和老鼠的顏色賦予了詩詞以生動的形象,而殘棋和耿苔石則象征著歲月的沉淀和不變。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寧靜、自然和持久之美的渴望,同時也表達了對人世間變遷的淡然態度,以此呼喚讀者對內心的反思和追求真實、純粹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