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 / 作者:張弘范 |
天南地北。
何日兵塵息。
四海升平歸老憶。
鳳遠岐山空碧。
衣冠滾滾爭春。
誰能臥轍攀輪。
一劍風云未遂,幾回怒發衛巾。
|
|
清平樂解釋: 《清平樂·天南地北》是元代詩人張弘范創作的一首詞。下面是該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天南地北,何日戰爭塵埃消散。
四海太平,我回想起年少時的往事。
鳳凰遠去,岐山空悠然蒼翠。
衣冠飄飄,人們為爭奪春天而奮斗。
誰能躺在馬車上,攀住車輪。
一身武裝的英雄,風云未能實現壯志,
多次憤怒地擎起衛巾。
詩意:
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詩人對戰爭的痛苦和對和平的向往進行了抒發。他思念年少時的寧靜和太平,希望戰亂能夠結束,世界能夠回歸和平。鳳凰遠去,象征著美好的事物離開了,而岐山空悠然蒼翠,則是在表達對美好環境的懷念。衣冠飄飄的人們爭相爭奪春天,暗示了人們為了爭取自己的利益而不斷斗爭,這種斗爭導致了戰爭的發生。詩人希望有人能夠躺在馬車上,攀住車輪,意味著有人能夠停止戰爭的發生,實現和平。然而,志向高遠的英雄們卻未能實現他們的壯志,多次憤怒地擎起衛巾,表達了他們對現狀的不滿和對未能實現理想的懊悔之情。
賞析:
《清平樂·天南地北》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戰爭的痛苦和對和平的渴望。通過對鳳凰遠去和衣冠滾滾爭春的描繪,詩人將人們爭斗不休的場面與美好的自然景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人希望有人能夠停止戰亂,實現太平盛世,然而,他對于那些一劍風云未遂的英雄的悲涼又充滿了同情。整首詞情感真摯,抒發了詩人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的向往,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