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令狐相公贈別 / 作者:劉禹錫 |
越聲長苦有誰聞,老向湘山與楚云。
海嶠新辭永嘉守,夷門重見信陵君。
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絕群。
幸遇甘泉尚詞賦,不知何客薦雄文。
|
|
酬令狐相公贈別解釋:
《酬令狐相公贈別》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越聲長苦有誰聞,
老向湘山與楚云。
海嶠新辭永嘉守,
夷門重見信陵君。
田園松菊今迷路,
霄漢鴛鴻久絕群。
幸遇甘泉尚詞賦,
不知何客薦雄文。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在回應令狐相公的贈別之辭。他表達了自己長期以來默默無聞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文學的珍視。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劉禹錫的感慨和思考。他說自己的聲音常常受苦,卻沒有人能真正聽到他的心聲。他形容自己一直在湘山和楚云之間奔波,意味著他長期在不同地方流浪,沒有固定的歸屬。
詩中提到海嶠,指的是永嘉守,表達了劉禹錫對于遠離家鄉、流亡他鄉的無奈和辛酸。夷門指的是信陵君,他是一個歷史人物,被劉禹錫用來象征友情的重逢。劉禹錫說他重逢了信陵君,暗示他再次得到了友情的溫暖和支持。
接下來,劉禹錫描述了自己的田園生活,他說現在松樹和菊花迷失了原來的路徑,表示自己的思緒和心境也迷茫不定。他還說天空和漢宮中的鴛鴻久已不見,意味著他的文學才華在當時已經不再受到重視和賞識。
最后,他提到幸運地在甘泉(即官方的文學場合)遇到了欣賞他詩文的人,但他不知道是誰推薦了他的作品,表達了對于這份賞識的感激和迷惑。
整首詩詞通過劉禹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他對于友情和文學價值的思考。他在流亡漂泊之中,感慨自己的聲音被忽視,但也表達了對友情和文學的堅守和珍視。這首詩詞充滿了憂愁和無奈,但也透露出對于希望和溫暖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