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 / 作者:黃庚 |
芳事闌珊三月時,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綿飄白東風老,一樹斜陽叫子規。
|
|
暮春解釋: 《暮春》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
芳事闌珊三月時,
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綿飄白東風老,
一樹斜陽叫子規。
譯文:
在這三月的芳華時節,美好的事情已經漸漸消逝,
只有凋謝的花兒才能理解春天的憂愁。
柔軟的柳絲在老去的東風中飄揚,
斜陽照在一棵樹上,遠處傳來子規的啼鳴。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時節的景色和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
詩的開頭寫道“芳事闌珊三月時”,暗示著春天的美好事物已經漸漸消逝,給人以淡淡的憂傷之感。詩中提到的“春愁惟有落花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愁,暗示著只有那凋零的花朵才能懂得春天的離別之苦。
接著,詩人以“柳綿飄白東風老”形容了東風的柔和和歲月的老去。柳絲隨著東風搖曳飄揚,給人一種溫柔、柔軟的感覺,同時也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
最后兩句“一樹斜陽叫子規”,通過描繪斜陽和子規的啼鳴,傳遞出一種凄涼的氛圍。斜陽的傾斜和子規的啼鳴,象征著一天的結束和夜晚的來臨,暗示著時間的推移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離別,生命的短暫和時光的流轉,給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凄涼之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喚起了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