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 / 作者:黃庚 |
園林芳事已闌珊,開盡茶蘼亦懶看。
深院日長眠聽雨,重重簾影隔春寒。
|
|
暮春解釋: 《暮春》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暮春》的中文譯文:
園林芳事已闌珊,
開盡茶蘼亦懶看。
深院日長眠聽雨,
重重簾影隔春寒。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暮春時分的景象,通過描寫園林中的一些事物和場景,傳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句“園林芳事已闌珊”,暗示了春天的花草已經凋謝殆盡,園林中的美景已逐漸消失。其中的“芳事”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盛開的景象,而“闌珊”則表示這一景象已經逝去。
接著的兩句“開盡茶蘼亦懶看”,表達了作者對于茶花已經開完的漠然態度。茶蘼是茶花的古稱,開盡意味著花期已過,而作者卻懶得去看它們,暗示了他對春天的疲倦和厭倦。
第三句“深院日長眠聽雨”,描繪了作者在深院中的長眠狀態,他安靜地躺著,傾聽著雨聲。這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安詳寧靜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對繁忙喧囂的世界的疲憊和避世的心態。
最后一句“重重簾影隔春寒”,通過“簾影”隔離了春寒,意味著作者對寒冷的季節的避讓。這句詩把寒冷與溫暖、春天與冬季的對比融入其中,傳達了作者對于溫暖和舒適的向往。
總體而言,《暮春》通過描繪春天的凋零和作者的疲倦,表達了對安靜寧和溫暖的向往。詩中的景象和意象構成了一幅幽靜而富有禪意的畫面,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