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 / 作者:黃庚 |
一鳥不啼春寂寂,百花都落雨蒙蒙。
十分花鳥樂風恨,半在詩中半酒中。
|
|
暮春解釋: 《暮春》是宋代黃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春天黃昏時分,只有一只鳥不啼鳴,春天的寧靜無聲。
百花凋謝,雨霧彌漫遮蔽了天空。
我十分喜愛花鳥,但也常因風情而感到憂愁,
一半在創作的詩中,一半在醉酒的杯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黃昏時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黃庚通過描述一只鳥不唱歌的寂靜春天,以及百花凋謝和雨霧籠罩下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靜謐的追求和渴望。他表達了對花鳥的熱愛,但也透露了因為風情而引起的憂愁。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分為詩和酒兩個方面,顯示出他在創作和飲酒中尋求慰藉與發泄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描繪了春天黃昏時的景象,通過對寂靜春天和凋謝花朵的描繪,傳遞出一種深沉的情感。詩中的一鳥不啼和百花凋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春天中的寂靜和結束之感。這種對比使得詩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豐富。
詩人黃庚表達了對花鳥的喜愛,但也透露了因為風情而引起的憂愁。這種矛盾的情感表達,使詩詞更加豐富多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分為詩和酒兩個方面,顯示出他在創作和飲酒中尋求慰藉與發泄的心態。這種表達方式既突出了詩人的個人情感,也展示了他對藝術和生活的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它以簡約的語言、鮮明的對比和矛盾的情感,表達了對春天靜謐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思考。這首詩詞既展現了自然景象的美感,又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情感體驗,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