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 / 作者:劉禹錫 |
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
|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解釋:
《酬樂天齋滿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戲贈》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
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
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作為回贈,酬答裴令公在滿日道場齋戒結束后宴請的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在宴會上的心情和感受,同時也融入了一些對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酬謝的方式回應了裴令公的邀請,詩中展現了作者在宴會上的歡樂和豪情。首句“一月道場齋戒滿,今朝華幄管弦迎”描繪了作者在一個月的修行之后,受到華麗的帷幕和管弦樂的迎接,可以感受到宴會的喜慶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銜杯本自多狂態,事佛無妨有佞名”表達了作者自我放縱的一面。盡管作者在修行佛法,但他并不認為享受世俗的樂趣與佛法相悖,認為這并不妨礙他在世俗中有一定的聲望。
接著,“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鋒未鈍老猶爭”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宴會上暢飲的歡愉,愁苦已經被酒精沖淡了,他的才華依然不減,仍然有與年輕人爭鋒的意愿。
最后兩句“平陽不獨容賓醉,聽取喧呼吏舍聲”則描述了宴會的熱鬧場面。平陽是指宴會的地點,這里熱鬧非凡,賓客們暢飲歡笑,不僅容忍賓客醉酒,還能聽到官吏和仆從們的歡呼聲。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場景和作者的心情,展現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豪放和灑脫,同時也融入了對修行與世俗的關系和人生態度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