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潤玉隱廢寺間居 / 作者:黃庚 |
梵剎當年聚眾僧,叢林深處著禪扃。
金沙布地階無土,玉軸堆函藏有經。
云樹千尋張翠蓋,煙蘿一片殿青屏。
星移物換今寥落,古寺猶存柏子庭。
|
|
金潤玉隱廢寺間居解釋: 《金潤玉隱廢寺間居》是宋代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廢寺的景象,通過對寺廟的描寫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寺廟的寂靜莊嚴。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梵剎當年聚眾僧,
叢林深處著禪扃。
金沙布地階無土,
玉軸堆函藏有經。
云樹千尋張翠蓋,
煙蘿一片殿青屏。
星移物換今寥落,
古寺猶存柏子庭。
詩意:
這首詩詞以一座廢棄的寺廟為背景,通過描寫寺廟的景象和環境,表達了歲月流轉和寺廟的靜謐寂寥之感。黃庚以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古寺的風貌和廢墟的凄涼,引發人們對時光的思考和對歷史的回憶。
賞析:
詩詞的開篇描述了當年寺廟中聚集的僧侶,暗示了廢寺曾經的繁榮和活力。接著,詩人用"叢林深處著禪扃"一句揭示了寺廟的隱秘,表達了僧侶們專注于禪修的境地。
接下來的兩句"金沙布地階無土,玉軸堆函藏有經"描繪了廢棄的地面和堆積的經書,展示了歲月的侵蝕和寺廟的荒涼。這種對比使讀者感受到了光陰的無情和寺廟的衰敗。
后面兩句"云樹千尋張翠蓋,煙蘿一片殿青屏"則表現了自然界的變化,以云、樹、煙蘿的意象展示了時光的推移和寺廟的靜謐。這些景象與前面廢棄的寺廟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歲月流轉的主題。
最后兩句"星移物換今寥落,古寺猶存柏子庭"則表達了時間的變遷和寺廟的殘存。星象的變化和物質的更迭使得現在的寺廟變得荒涼落寞,但古老寺廟中的柏樹仍然屹立不倒,象征著歷史的延續和寺廟的精神。
整首詩以簡潔、凄涼的語言描繪了寺廟的廢墟和歲月的流轉,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感受到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沉淀。詩中寓意深遠,引發人們對生命和歷史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