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 / 作者:楊維楨 |
出姜哭過市,呼天天實聞。
市人皆涕下,魯賊當誰分。
出肗不歸魯,麟書誅其君。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解釋: 詩詞:《覽古四十二首其二》
朝代:元代
作者:楊維楨
出姜哭過市,
呼天天實聞。
市人皆涕下,
魯賊當誰分。
出肗不歸魯,
麟書誅其君。
中文譯文:
姜子牙出使魯國時,他在市場上痛哭,他的哭聲傳遍了整個天空。市民們聽到他的哭聲都紛紛流下了眼淚,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分辨出魯國的賊人。
姜子牙出使魯國后,沒有返回魯國,而是接到了麟書(指命令)讓他誅殺魯國的君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元代楊維楨的作品,描繪了姜子牙在出使魯國時的遭遇和他的決斷。姜子牙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他是商朝的大臣和將領,在商末周初的動蕩時期,被封為魯國的宰相。這首詩通過描寫姜子牙在魯國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佩和贊美。
詩中的第一句“出姜哭過市”,描述了姜子牙在魯國市場上痛哭的情景。姜子牙的哭聲傳遍整個天空,顯示出他內心深深的悲痛和無奈。第二句“市人皆涕下”,描繪了市民們聽到他的哭聲后紛紛流下眼淚的場景,顯示了姜子牙的悲傷感染了周圍的人們。
接下來的兩句“魯賊當誰分,出肗不歸魯”,表達了姜子牙對魯國賊人的不滿和無奈。姜子牙在魯國履行使命期間,對魯國的賊人行為感到憤慨,卻無法辨別出賊人的身份。最后兩句“麟書誅其君”,揭示了姜子牙接到麟書后的決斷,他決定誅殺魯國的君王,以懲治國家內部的腐敗和背叛。
整首詩通過描寫姜子牙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他堅定決斷和忠誠于國家的敬佩。姜子牙的悲痛和決斷展示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責任感,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正直和公正的追求。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飽含情感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古代偉人的贊美和對高尚品質的崇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