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 / 作者:楊維楨 |
漢廷古遺直,免官歸田園。
已聞御史奏,嚴李有飛言。
矯制獨無罪,加冠禮終存。
誰謂淮陽召,淮陽為寡恩。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二解釋: 這首詩是元代楊維楨的《覽古四十二首其十二》之一。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廷的古代遺風依然存在,我已經辭去官職回到田園。聽說御史上奏,嚴李又有異議之言。這些規章制度本無罪過,加冠禮仍然保存。有人說淮陽召征是出于寡恩。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述漢朝的古代風貌,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不滿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作者提到了御史嚴李的彈劾言辭,暗示了當時官場的腐敗和虛偽。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傳統禮制和制度的懷疑,認為這些制度并不完全正義,而淮陽召征的行為被質疑是出于私心和偏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對官場現象的不滿和對清靜田園生活的向往。通過提到御史嚴李的言辭,詩人暗示了當時官場的黑暗面和不公正之處。作者也對傳統制度和禮制提出了質疑,認為它們并非一成不變的正義準則。最后,淮陽召征的例子被用來反映一種假仁慈的現象,指出了人們對官場行為的懷疑和不信任。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明確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傳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社會的觀察和思考。它反映了元代文人對于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的關注,同時表達了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向往。通過對官場現象的批評和對制度的質疑,這首詩在元代文學中具有一定的倡導和啟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