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 / 作者:楊維楨 |
一陳東風(fēng)一陣寒,芭蕉長過石闌干。
只消幾個瞢騰醉,看得春光到牡丹。
瞿宗吉云:“此詩刺淮張用事諸人也。
”
|
|
春日解釋: 《春日》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陣東風(fēng)吹來,寒意襲人。
芭蕉長得高過石闌干。
只需要幾杯瞢騰醉,
就能看到春光照耀著牡丹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詩人感受到了春風(fēng)的吹拂和寒意的消退,同時也觀察到了芭蕉高聳而過石闌干的景象。他認為只需要幾杯美酒,就能使人陶醉,感受到春光照耀著盛開的牡丹花朵。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日的景象,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春天的熱愛。詩中運用了東風(fēng)、寒意、芭蕉、石闌干、瞢騰醉、春光和牡丹等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詩人以飽滿的情感和直觀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春日的氛圍中,喚起了讀者對春天的向往和想象。
詩詞的賞析還提到了瞿宗吉對這首詩的解讀,稱此詩刺淮張用事的諸人。這可能指的是楊維楨對時代中的腐敗和不公進行了暗示和諷刺。這種細膩的批評和社會關(guān)懷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內(nèi)涵,超越了單純的描寫,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