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夔州官吏 / 作者:劉禹錫 |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聯延喧驛步,白頭俯傴到江濱。
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詞數首,里中留與賽蠻神。
|
|
別夔州官吏解釋:
《別夔州官吏》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三年在楚國巴城守,
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聯延喧驛步,
白頭俯傴到江濱。
巫山暮色常含雨,
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詞數首,
里中留與賽蠻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離開夔州官職,前往揚州揚子津的離別情景。詩人在夔州守了三年,現在要離開去揚州。他走出青帳,沿路經過驛站,白發佝僂地走到江邊。巫山的暮色常常帶有雨水,而峽江的水在秋天來臨時并不可怕。然而,他心中只有九首《九歌》詞,把它們留在里中,與賽蠻神相比較。
這首詩的詩意表達了詩人離別夔州、前往揚州的心情。夔州和揚州都是重要的地方,夔州位于楚國的巴城,揚州則是江南重鎮,揚子津是揚州的港口。詩人在夔州守了三年,積累了豐富的經歷和感情,現在他要告別這里,前往新的地方。詩中的青帳、驛站和江濱等描寫,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蕭條。巫山和峽水的描繪,增加了詩情的凄涼和寂寥感。而最后提到的九首《九歌》詞,可能是詩人自己的創作,也可能是對已有的古樂府《九歌》的贊美和致敬。詩人將這些詞留在里中,與賽蠻神相比較,表達了自己的自信和對自己才華的肯定。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離別情景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通過對巫山、峽水和九歌詞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文化傳統的熱愛與推崇。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優美,給人以思考和回味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