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草軒 / 作者:楊維楨 |
草生西堂下,沱水含清漪。
皓發在堂上,游子今已歸。
大兒佩紫綬,小兒著緋衣。
嚴君親受禮,慈母舊斷機。
春草承雨露,惟恐朝日晞。
愿持此日意,永報一春暉。
|
|
春草軒解釋: 《春草軒》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草從西堂下生長,沱水中泛起清澈的漣漪。白發的老者坐在堂上,遠行的子弟如今已經歸來。大兒子佩戴著紫色的綬帶,小兒子穿著紅色的衣裳。嚴肅的君主受到親切的禮遇,慈愛的母親重新拾起斷掉的織機。春草沐浴著雨露,唯恐早晨的陽光曬干。愿意懷抱這一天的心意,永遠回報春天的光輝。
這首詩詞以描繪春天的景象和家庭的團聚為主題。詩人通過描寫草生長的地方、水面上的漣漪,以及家庭中老者和子弟的歸來,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和家庭的溫暖。大兒子佩戴紫色的綬帶,小兒子穿著紅色的衣裳,彰顯了家庭中不同成員的地位和角色。詩中還提到了嚴肅的君主和慈愛的母親,表達了對家庭成員的敬重和關愛。春草承受雨露的滋潤,又擔心早晨的陽光過于強烈,這種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關懷,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敏感和珍視。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春天光輝的感激之情,并愿意將這份感激永遠懷抱在心中。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家庭的和諧,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流露,使讀者感受到春天的喜悅和家庭的溫暖。通過對自然和家庭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生命和幸福的珍視,引發讀者對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