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婦操 / 作者:楊維楨 |
峨峨孤竹岡,上有石魯魯。
山夫折山花,歲歲山頭歌石婦。
行人幾時歸?東海山頭有時聚。
行人歸,啼石柱,石婦岑岑化黃土。
|
|
石婦操解釋: 《石婦操》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婦操
峨峨孤竹岡,上有石魯魯。
山夫折山花,歲歲山頭歌石婦。
行人幾時歸?東海山頭有時聚。
行人歸,啼石柱,石婦岑岑化黃土。
中文譯文:
高高聳立的孤竹山上,有一塊形狀奇特的巨石。
山中的人們采摘著山花,年復(fù)一年在山頭唱著石婦的歌。
行人啊,何時才能回來呢?東海的山頭時而聚集。
行人歸來時,石柱哭泣著,石婦默默地融入黃土之中。
詩意與賞析:
《石婦操》以自然山水為背景,描繪了孤竹山上一塊特殊的巨石。詩中的石婦是一種想象的形象,象征著山頭的人們對行人歸來的期盼和離別的哀愁。
詩詞以山水景觀為背景,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麗和靜謐。孤竹山高聳挺拔,巨石獨特形狀引人注目。山中的人們采摘著山花,歲歲唱著石婦的歌,表達(dá)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的熱愛。行人離別已久,詩人心切地問道:“行人幾時歸?”表達(dá)了對遠(yuǎn)方親人的思念之情。
詩的結(jié)尾,石柱哭泣著,石婦默默地融入黃土之中,給人以哀愁之感。這里石柱的哭泣和石婦的消失,暗示了離別和歲月的流轉(zhuǎn),以及人生的無常和短暫。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的變化抒發(fā)人情思緒,表達(dá)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充滿變遷的世界的感慨。
《石婦操》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通過山水景觀抒發(fā)了作者對離別和歸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融入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無常的反思,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