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慶堂詩 / 作者:楊維楨 |
鐵江泥泥,其流長深。
奕奕新堂,有書有琴。
有橋在高,有梓于陰。
君子慶只,少伊氏之覃。
宜爾家屋,和樂且湛。
鐵江湯湯,其流深長。
奕奕新堂,鳳鳴于陽。
左書右琴,其椅其桐。
君子居止,嘉賓式燕以慶。
子孫樂只,壽考不忘。
|
|
善慶堂詩解釋: 《善慶堂詩》是元代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鐵江的泥泥流淌、奕奕的新堂、書籍琴瑟的陳設(shè),以及高橋和蔭下的梓樹等景物,來表達君子慶祝和享受家宅的愉悅心情。詩中還提到了鳳凰在陽光下鳴叫的意象,左邊擺放書籍,右邊擺放琴瑟,椅子和桐木也一應(yīng)俱全。君子在這個寬敞明亮的新堂中安居樂業(yè),歡迎著賓客的到來,以慶祝和享受美好的生活。子孫們也能快樂地歡聚一堂,不忘記祝福長壽和祖先的考古。
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示了宏大而祥和的氛圍。鐵江的流淌形成了一種深邃而悠長的意境,新堂的華麗和整潔反映了主人的品位和生活狀態(tài)。書籍和琴瑟的陳設(shè),以及鳳凰的鳴叫,都表達了文化和藝術(shù)的繁榮和歡樂。整首詩給人一種安寧、莊重、歡慶的感覺,充滿了對美好生活和家庭團聚的向往。
這首詩的賞析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詩歌意境:通過對鐵江、新堂、書琴、橋梓等景物的描繪,創(chuàng)造了一種莊重而歡慶的氛圍,展示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家庭團聚的向往。
2.形象描寫:作者運用生動而細膩的語言,將景物描摹得栩栩如生,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氛圍。
3.象征意義:詩中的鐵江、新堂、書琴等物象征著繁榮、文化和歡樂,鳳凰的鳴叫更是象征著吉祥和美好的預(yù)兆。
4.表達情感: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家庭團聚的向往,以及對祖先和子孫幸福長壽的祝福,給人以溫馨和感動的情感共鳴。
這首詩以其優(yōu)美的語言和祥和的意境,將讀者帶入一個富有莊重和歡慶氛圍的場景中。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象征意義的運用,詩歌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家庭團聚的向往,以及對祖先和子孫幸福長壽的祝福。整首詩流暢自然,意境深遠,展現(xiàn)了元代詩歌獨特的風(fēng)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