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鎮南梁 / 作者:劉禹錫 |
夏木正陰成,戎裝出帝京。
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
云樹褒中路,風煙漢上城。
前旌轉谷去,后騎踏橋聲。
久領鴛行重,無嫌虎綬輕。
終提一麾去,再入福蒼生。
|
|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鎮南梁解釋:
《送令狐相公自仆射出鎮南梁》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夏木正陰成,戎裝出帝京。
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
云樹褒中路,風煙漢上城。
前旌轉谷去,后騎踏橋聲。
久領鴛行重,無嫌虎綬輕。
終提一麾去,再入福蒼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令狐相公離別的祝福和敬意。令狐相公是一位重要的官員,他戎裝出發,離開都城,被派往南梁地區擔任職務。詩人以此作為契機,表達了對他的送別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行軍場景,抒發了離別時的悲切情感和對令狐相公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展示了作者的才華。詩的開頭兩句“夏木正陰成,戎裝出帝京”直接點明了詩人送別令狐相公的背景。夏日的樹木投下陰涼,令狐相公穿上戰袍,離開都城。這種簡潔而有力的描寫給人一種清晰的畫面感。
接下來的兩句“沾襟辭闕淚,回首別鄉情”表達了詩人離別時的悲傷之情。他的淚水濕了衣襟,回首望著故鄉,懷著深深的離愁別緒。
隨后的兩句“云樹褒中路,風煙漢上城”描繪了旅途的情景。褒中是指褒斜山,這里指南方的行軍路線。風煙彌漫的漢上城則暗示了令狐相公前往的地方,給人一種戰爭與邊塞的氛圍。
接下來的兩句“前旌轉谷去,后騎踏橋聲”再次描寫了行軍的情景。前方的官旗在山谷中飄揚,后方的騎兵踏過橋梁,發出回響的聲音,給人一種軍隊行進的生動感覺。
最后兩句“久領鴛行重,無嫌虎綬輕。終提一麾去,再入福蒼生”表達了詩人對令狐相公的贊美和祝福。詩人稱贊他在長期的征戰中屢立戰功,以鴛鴦行的重負責任,不嫌虎符的輕盈。最后,詩人祝愿令狐相公在離開之后,再次回到都城,為國家和人民做出更多貢獻。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行軍場景,表達了劉禹錫對令狐相公的敬佩和送別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他對國家的關切和祝福。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巧妙的描寫和寓意,傳達了濃厚的情感和對忠誠、勇敢的人物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