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磔鴆 / 作者:楊維楨 |
蘄州鬼,鬼來惡。
蘄州鴆,鴆何兇。
聲如萬腰鼓,百鳥不敢鳴。
委地一片羽,百草不敢生。
如何崇家柵養(yǎng)相夸矜。
司隸忽上奏,焚滅不留形。
秋官司天法,殺物自有刑。
嘖嘖驅(qū)我嫉,■■勸我耕。
天何生爾毒,毒作人中兵。
我愿天悔禍,仁鳳下虞廷。
注:■■——左“分”右“隹”
|
|
磔鴆解釋: 《磔鴆》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蘄州的鬼鴆為題材,描繪了鬼鴆的兇惡和無所容忍的特性,同時也借此抒發(fā)了作者對社會不公和殘酷現(xiàn)實的不滿。
詩中描述了鬼鴆的聲音宛如萬腰鼓,使得百鳥都不敢鳴唱,它的存在讓整片土地草木不敢生長。詩中提到了崇家柵,指的是鬼鴆棲息的地方,同時也投射出人們對于權(quán)勢和虛榮的追求。然而,即使司隸上奏,焚燒鬼鴆也無法消除其形象。詩中還提到了秋官司天法,表明殺戮動物也有其法則和刑罰。
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嫉妒的嘲諷和耕作的勸勉。他問道,為什么天生出了這樣的毒物,這毒物卻成為人們爭斗的工具。他希望天地能懺悔這種禍害,讓仁慈的鳳凰下降到人間,為人民帶來和平與幸福。
《磔鴆》通過描繪鬼鴆的兇惡形象,抨擊了社會中的不公和殘酷現(xiàn)實。詩中的反諷和嘲諷表達了作者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于和平正義的渴望。這首詩的意境深遠,透過鬼鴆的象征,傳達出對于社會倫理和人性道德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