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 / 作者:楊維楨 |
館娃宮中麋鹿游,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貞娘葬虎丘。
|
|
蘇臺竹枝詞 一十首解釋: 《蘇臺竹枝詞一十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以蘇臺山為背景,描繪了一幅富有詩意的景象。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館娃宮中麋鹿游,
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歸何處,
不及貞娘葬虎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蘇州的蘇臺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傳說,展現了一幅富有情感和哲理的畫面。
首句“館娃宮中麋鹿游”,表現了蘇臺山景區中的寧靜和神秘。館娃宮是蘇臺山上的一處古跡,而麋鹿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祥瑞和長壽。詩人通過這一景象,展示了山中的寧靜和生機,使讀者感受到山林中的和諧與美好。
第二句“西施去泛五湖舟”,提到了西施,一個古代美女的名字。這句話暗示了蘇州的美麗和富饒。五湖指的是蘇州周邊的五個湖泊,這里描繪了西施乘船游覽湖泊的場景,表現出蘇州的風景如畫。
第三句“香魂玉骨歸何處”,引發了人們對生死和靈魂歸宿的思考。詩人通過表達香魂和玉骨的歸宿之地的未定,暗示了人生的不確定性和無常。這句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和人類存在的局限性。
最后一句“不及貞娘葬虎丘”,以虎丘和貞娘的故事作為結尾,突出了對貞節和忠誠的贊美。貞娘是蘇州虎丘的傳說中的女子,她為了守護自己的節操,選擇了自殺。這句話通過對貞娘的敬仰,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堅守原則的敬重。
整首詩以蘇臺山的景物和歷史傳說為線索,通過描繪山水和人物,探討了生命、愛情和道德等主題。通過一系列意象和隱喻,詩人展示了對自然與人性的思考,使讀者沉浸在兒時的記憶和哲學的思索之中。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深遠的內涵,展現了楊維楨的詩歌才華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