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懷贈答十韻 / 作者:劉禹錫 |
文雅關西族,衣冠趙北都。
有聲真漢相,無颣勝隋珠。
當軸龍為友,臨池鳳不孤。
九天開內殿,百辟看晨趨。
誡滿澄欹器,成功別大壚。
馀芳在公論,積慶是神扶。
步武離臺席,徊翔集帝梧。
銓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
瀟灑風塵外,逢迎詩酒徒。
唯應待華誥,更食萬錢廚。
|
|
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懷贈答十韻解釋:
詩詞《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述懷贈答十韻》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詩中贊美了楊尚書和李卿兩位相公的才德和功績,以及他們對國家的貢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文雅關西族,衣冠趙北都。
有聲真漢相,無颣勝隋珠。
當軸龍為友,臨池鳳不孤。
九天開內殿,百辟看晨趨。
誡滿澄欹器,成功別大壚。
馀芳在公論,積慶是神扶。
步武離臺席,徊翔集帝梧。
銓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
瀟灑風塵外,逢迎詩酒徒。
唯應待華誥,更食萬錢廚。
詩意和賞析:這首詩贊美了楊尚書和李卿兩位相公的才華和功績。詩人用文雅來形容他們是西北方族群的優雅代表,用衣冠趙北都來形容他們的身份高貴地位尊崇。
詩中稱贊他們有聲有色地執掌政務,是真正的賢相,超過了隋朝的珍珠,意味著他們的才華和貢獻更加出色。
詩中提到他們龍鳳共舞,象征他們與皇帝之間關系密切,有友好的合作關系;臨池鳳不孤,意味著他們也有親近遇見君主的機會。
詩中還提到他們的成就受到了各方重視和欣賞,九天都開門,宮廷百官都早早地去朝見皇帝。
詩中稱贊他們以德言、誨疏、澄清器物,使得國家政務得以順利進行。他們的成功也使得大壚的責任得以解脫。
詩中認為他們的美德和貢獻被大家所認同,且具有神圣的力量。他們離開臺席,徊翔在帝王樹下,成為眾人推崇的對象。
詩中提到他們銓材優秀,秉承秦之鏡,指他們執掌權力公正嚴謹,有清明之心。典樂去齊竽,意味著他們的功績被后人所稱道,且無比卓越。
詩中稱贊他們在風塵之外游蕩,卻能與詩人和酒友們相遇相知。他們的無所拘束和豪爽個性使得他們被人們所追捧。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他們的祝愿,希望他們能在官場得到更高的封賞,享受更加豐厚的待遇。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贊美的口吻,表達了對楊尚書和李卿二相的敬仰之情,贊頌他們的才德和對國家的貢獻,體現了作者對他們的贊美和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