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元夫人 / 作者:楊維楨 |
仙人在世間,招之還可來。
何用三韓外,樓船言蓬萊。
颯然精爽合,偕入東華臺。
怖我以蛇虎,令我心死灰。
叔卿忽見鄙,瑤池仍復(fù)回。
已遣滈池璧,尚獻(xiàn)新垣杯。
金棺不煉骨,空令后人猜。
君不見易招天上三天母,難脫人間五性胎。
|
|
上元夫人解釋: 《上元夫人》是元代楊維楨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仙人在人間的情景,表達(dá)了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的不滿。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仙人在世間,招之還可來。
何用三韓外,樓船言蓬萊。
颯然精爽合,偕入東華臺。
怖我以蛇虎,令我心死灰。
叔卿忽見鄙,瑤池仍復(fù)回。
已遣滈池璧,尚獻(xiàn)新垣杯。
金棺不煉骨,空令后人猜。
君不見易招天上三天母,難脫人間五性胎。
這首詩詞充滿了幻想和哲理的意境,下面是對其詩意和賞析的解析:
詩詞以仙人的形象為主線,通過描述仙人在人間的一系列事物和經(jīng)歷,表達(dá)了詩人對仙境的向往和對塵世的厭倦。詩中的"三韓"、"樓船"和"蓬萊"都是與仙境相關(guān)的象征,代表著神秘和美好的存在。詩人渴望能夠與仙人一同登上"東華臺",脫離塵世的煩擾,追求精神的升華。
然而,詩人也深感自己的渺小和無力。他在面對仙人的威嚴(yán)和神奇時,感到自己的內(nèi)心如同死灰般灰暗無光。他的朋友叔卿曾目睹過仙境,但他卻選擇回到了塵世中,這讓詩人感到無比的失望和恐懼,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命運(yùn)也可能如此,無法逃離紛擾的塵世。
詩詞最后通過對"滈池璧"和"新垣杯"的提及,暗示了詩人對于逝去的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期待。然而,金棺中并沒有煉化的骨灰,只空留給后人猜測和揣測。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的無常和不確定性的思考,即使是仙人也無法避免生死的輪回。
最后兩句"君不見易招天上三天母,難脫人間五性胎"提醒讀者,即使仙境的存在,人類仍然受制于塵世的束縛,難以擺脫生命的紛繁和欲望的羈絆。這種對人性的思考,使得整首詩詞更具有哲理和深意。
《上元夫人》通過描繪仙人的形象和塵世的對比,表達(dá)了詩人對于仙境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的矛盾感,同時也反映了對生命和人性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豐富的意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