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廬山瀑布謠 / 作者:楊維楨 |
銀河忽如瓠子決,瀉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織素練,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無耐夜渴甚,騎鯨吸??萆L铩?br/> 居然化作十萬丈,玉虹倒掛清泠淵。
|
|
廬山瀑布謠解釋: 《廬山瀑布謠》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廬山的瀑布景觀為主題,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仙境般美景的向往。
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夸張手法,將廬山的瀑布景色描繪得震撼人心。銀河宛如瓠子破裂,水流如同五老峰前奔騰。這樣的描寫使得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瀑布水勢的磅礴和雄偉。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天仙織素練的幻想,表達了作者對瀑布的美景產生的遐想和憧憬。作者想象著天仙在織布,織成的素練在脫離軸線后懸掛在青天之上。這種幻想使得詩詞中的景色更加神奇和仙境般的美麗。
詩詞的后半部分描繪了作者在瀑布前的情景和內心的感受。作者渴望把這美景剪下來,像剪取一幅玻璃煙一樣,永遠保存。與此同時,作者又將自己比作捉月的仙子,與云石子相逢。這里融入了一種幻想和超越塵世的情感,使得詩詞具有一種超脫凡俗的意境。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渴望停下腳步,盡情欣賞這美景,卻發現自己口渴難耐。于是,作者騎上鯨魚,吸干了大海和桑田的水,竟然化作十萬丈高的身軀。這種夸張的描寫使得詩詞更具視覺沖擊力,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美景的極度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美的追求。通過夸張的手法和幻想的情節,給人以視覺和心靈的沖擊,使讀者沉浸在詩詞所創造的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和詩人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