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情二首 / 作者:楊維楨 |
惜春正是上春時,何處春情可賦詩。
吳王臺下斗芳草,蘇小門前歌柳枝。
灼灼桃花朱戶底,青青梅子粉墻頭。
蹋歌起自春來日,直至春歸唱不休。
|
|
春情二首解釋: 《春情二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在春天中的情感。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心情正如同上早春的時光,但愿能找到一個地方,將這春天的情感寫成詩篇。在吳王臺下,斗芳草生機盎然;在蘇小門前,歌唱柳枝輕搖。桃花艷麗地綻放在朱紅的門戶下,梅子花朵若粉紅色的墻頭。從春天開始,歌聲便踏著節拍響起,一直唱到春天結束也不停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來表達對春天的向往和熱愛。詩人以生動的筆觸展現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吳王臺下斗芳草的景色和蘇小門前歌唱柳枝的情景,以及桃花和梅子花的美麗。詩人以春天的歌聲作為詩的主題,表達了對春天無盡的贊美和喜悅之情。
這首詩詞給人以春天明媚、生機勃勃的感覺。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歡樂,詩人傳遞了對春天的熱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整首詩詞以歡快的節奏和明亮的色彩展示了春天的魅力,讓人感受到春天帶來的喜悅和希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和喜愛,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歡樂,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明媚而充滿希望的春天世界。詩詞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生動,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悅的心情。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節奏明快,展現了楊維楨細膩的感受力和對春天的熱愛之情,使人不禁為之心馳神往,感嘆春天的美麗和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