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菱曲 / 作者:楊維楨 |
若下清塘好,清塘勝若耶。
鴛鴦飛鏡浦,鴛鴦睡銀沙。
兩槳夾螳臂,雙榔交犬牙。
照波還自惜,艷色似荷花。
袖惹紅萍濕,裙牽翠蔓斜。
大堤東過客,背面在兼葭。
日落紅風起,清歌雜笑哇。
|
|
采菱曲解釋: 《采菱曲》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景色,展現出自然的寧靜和生動的畫面。
詩意:
詩中描述了一個名為"清塘"的地方,清塘的美景勝過其他地方。在這里,有成雙的鴛鴦在鏡泊上飛翔,它們在銀沙上安然入眠。船槳夾住了像螳臂一樣的水草,榔頭交匯處像犬牙一般。倒映在波中的景色令人陶醉,色彩艷麗如同盛開的荷花。袖子沾濕了紅色的萍蓬,裙角牽引著垂斜的翠綠蔓藤。在大堤的東邊,有一位背影的過客,他的身后是茂密的蘆葦。太陽落下,紅色的風起,清脆的歌聲和開懷的笑聲此起彼伏。
賞析:
這首詩詞以娓娓動聽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宜人的自然環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清幽、寧靜的水邊景觀。他運用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清塘的美麗和寧靜。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如"清塘勝若耶"、"兩槳夾螳臂,雙榔交犬牙"等,這種對比更加突出了清塘的美麗和與其他地方的差異。同時,通過描寫倒映在水波中的景色和船上的乘客、鴛鴦的形象,詩人展示了自然界與人類生活的和諧共存。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主題,色彩豐富而鮮明,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詩人通過聲、色、景的描繪,將讀者帶入一個寧靜、愉悅的境界,使人心曠神怡,留下深刻的印象。
總之,楊維楨的《采菱曲》通過精湛的描寫技巧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一個美麗的自然景色,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這首詩詞不僅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展現了元代文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