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虎辭 / 作者:楊維楨 |
檻足兮虎成狗,燒尾兮魚作龍。
得勢失勢兮,而以分乎雌雄。
|
|
龍虎辭解釋: 《龍虎辭》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圍欄之內的足跡,虎兒變為了狗;
尾巴的燃燒,魚兒變作了龍。
得勢失勢之間,
取決于它們雌雄間的差別。
詩意:
這首詩詞以龍和虎為象征,探討了權力和地位的變遷以及性別之間的差異。詩中的虎最終淪為了狗,而魚則轉化成了龍。通過描述這種權勢的轉移,詩人表達了在人世間,得失勢力的變化常常與性別有關。
賞析:
《龍虎辭》通過運用動物的象征意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權力的變遷和性別之間的關系。虎與狗、魚與龍的對比,形象地表達了權力和地位的起伏,以及性別對于這種變遷的影響。
詩中的龍象征著威嚴和權威,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圣存在,而虎則代表著勇猛和力量。通過將虎變成狗,楊維楨暗示了權力的衰落和地位的下降。而魚轉化為龍,則象征著普通人通過努力和機遇的轉變,獲得了更高的地位和權力。
詩中提到的"雌雄"指的是性別,暗示了在權力變遷中,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機會和限制。這種差異既可能是社會制度造成的,也可能源于個體的內在品質。詩人通過這種對比,探討了性別對于權力和地位的影響。
總的來說,楊維楨的《龍虎辭》以簡練的語言和動物的象征意義,揭示了權力變遷和性別差異之間的關系。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思考人世間權力游戲的規則和性別問題對于社會地位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