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羆行 / 作者:楊維楨 |
草枯燎發原野業,老羆憤起千軍敵。
將軍名號巴而思,白羽慣數黃狼肋。
老羆決石如怒猊,將軍立馬攢霜蹄。
滿弓一射正貫脾,馬前突立人而啼。
南山白額當道臥,東西之人不敢過。
少年匹馬隨噪呼,從渠生拔白額須。
刳白額,作飲器,坐令泰山之婦歌好世。
|
|
射羆行解釋: 《射羆行》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詩中描述了一場射羆的情景,以及將軍與老羆之間的對峙和較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意和賞析:
《射羆行》描繪了一場氣勢恢宏、充滿豪情的射羆場景,展示了老羆與將軍之間的英勇對抗。詩中所提到的一些形象和景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意義。
詩中的“草枯燎發原野業”,表達了大自然的草木枯黃、野火燎原的景象,暗示著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老羆憤怒地起來,視敵人如千軍萬馬,展現了它的勇猛和不畏強敵的精神。
將軍被稱為“巴而思”,這個名號充滿了豪氣和思考之義。他習慣于數黃狼的肋骨,顯示出他在射羆之前經歷過許多戰斗,具備了卓越的射箭技巧。
詩中的幾個形象描寫,如老羆決石如怒猊、將軍立馬攢霜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兩者之間激烈的對抗。將軍一箭射中老羆的脾臟,使其在馬前嚎啕大哭,突出了將軍的英勇和射箭的精準。
最后兩句描述了南山上的白額老羆,它躺在道路上,東西來往的人都不敢越過。少年騎馬隨著噪音呼嘯而過,將白額老羆的須毛拔了下來。這一部分展現了射羆場景的熱鬧和喧囂,也表現出年輕人的勇猛和無畏。
最后一句“刳白額,作飲器,坐令泰山之婦歌好世”,是描述將白額老羆的須毛制作成飲器,用于娛樂和享用美酒。這句話把詩詞的情景擴展到了泰山之間,表達了生活的美好和歡樂。
《射羆行》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對比,展示了射羆場景中的豪情壯志、英勇搏斗和人與自然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