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蹋蹴篇 / 作者:楊維楨 |
江南女兒花娟娟,五花繡出葵花圓,蹋花上下雙文鴛。
雙文鴛,玉連瑣;髻斜斜,馬初墮。
|
|
蹋蹴篇解釋: 《蹋蹴篇》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江南女子的美麗形象,以及她們在蹋花游玩時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蹋蹴篇
江南女兒花娟娟,
五花繡出葵花圓。
蹋花上下雙文鴛,
雙文鴛,玉連瑣;
髻斜斜,馬初墮。
中文譯文:
江南的女兒們,容貌美麗動人,
五彩繡成葵花的形狀。
她們踩著花朵,雙雙紛飛,
一對對文鴛鴦,玉器相連;
頭飾斜倚,仿佛初次見到馬一般。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地區(qū)的女子在花間游玩的情景。詩人通過細(xì)膩的描寫,展現(xiàn)了她們的容貌美麗和優(yōu)雅。女子們身著華麗的衣裳,踩踏著五彩斑斕的花朵,仿佛在舞動中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雙文鴛鴦和玉連瑣的形象,襯托出她們的高貴和典雅。而髻斜斜、馬初墮的描寫,則給人一種恍若初見、興奮激動的感覺。
賞析:
《蹋蹴篇》以細(xì)膩的描寫展示了江南女子的美麗和優(yōu)雅。詩中的花朵象征著女子的美麗,而蹋花的動作則凸顯了她們的活潑和自由。雙文鴛鴦和玉連瑣的形象,不僅突出了女子們的高貴身份,還表達(dá)了她們之間的深厚情感。詩人通過描述女子們的髻斜斜和馬初墮,傳遞了一種初次相見的喜悅和渴望。整首詩詞以細(xì)膩的描寫和美麗的意象,展現(xiàn)了江南女子的迷人之處,讓人感受到了她們的風(fēng)采和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