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蘇昌齡 / 作者:楊維楨 |
東吳主者尊師相,師相匡君近若何。
紫極正宜扶日月,鴻溝未許割山河。
金臺百丈媒燕隗,蓋祿千鐘客孟軻。
亦有陽秋成鐵史,姓名不必到鑾坡。
|
|
寄蘇昌齡解釋: 《寄蘇昌齡》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吳主者尊師相,
師相匡君近若何。
紫極正宜扶日月,
鴻溝未許割山河。
金臺百丈媒燕隗,
蓋祿千鐘客孟軻。
亦有陽秋成鐵史,
姓名不必到鑾坡。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蘇昌齡的敬意和贊頌。詩中提到了東吳主者尊師相,指的是蘇昌齡所尊敬的師傅。詩人認為蘇昌齡像師者一樣能夠輔佐君主,問蘇昌齡近來如何。接著,詩人運用紫極、日月、山河等自然景物的形象,表達了對蘇昌齡尊貴地位的贊美,認為他有能力扶持正朝的君主,保護國家的安寧,不允許任何人割裂山河。詩中還提到了金臺、燕隗、蓋祿、孟軻等人,他們都是受到蘇昌齡賞識和重用的人物,詩人用他們作為典型,進一步彰顯了蘇昌齡的英明和器量。最后一句詩中提到陽秋和鐵史,意指不需要到鑾坡(指朝廷)報告姓名,因為蘇昌齡已把事情辦得妥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蘇昌齡的贊美和敬意,展示了他在當時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聰明才智。詩人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和人物描寫,將蘇昌齡的德行與山河大地相媲美,表達了對他的推崇之情。同時,詩人還通過提及其他受蘇昌齡賞識的人物,進一步突出了他的明智和英明決策。整首詩詞端莊典雅,語言簡練,通過寥寥數語,展現了作者對蘇昌齡的崇敬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師長教誨的重要性和對君主才能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