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蘇昌齡 / 作者:楊維楨 |
雄文曾讀平徐頌,光射磨厓百尺長。
秦府有時容魏徵,韓仇何日報張良。
青草瘴深鳶跕海,碧梧春老鳳鳴陽。
揚雄識字知何用,只合終身白發郎。
|
|
寄蘇昌齡解釋: 《寄蘇昌齡》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蘇昌齡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雄文曾讀平徐頌,
光射磨厓百尺長。
秦府有時容魏徵,
韓仇何日報張良。
青草瘴深鳶跕海,
碧梧春老鳳鳴陽。
揚雄識字知何用,
只合終身白發郎。
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如下:
詩詞開篇,描繪了蘇昌齡讀過文史經典《平徐頌》,使其風采光耀一方,如陽光照耀著高聳的山峰。接著,詩人提到了秦府容納魏徵的時候,以及韓仇向張良請教的場景,暗示著友人蘇昌齡在政治上的才干和智慧。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青草叢生的沼澤中,鳶鳥在海上徘徊,以及碧梧樹上春天老去時鳳凰的鳴叫。這些景象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詩人由此引出對人事更迭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揚雄那種識字卻不知其用的遺憾和無奈,認為才華橫溢的人如果不能以所學之道造福社會,終將白發蒼蒼而無所成就。
整首詩詞通過對友人蘇昌齡的思念和對人生變遷的感慨,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同時,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提及和自省,詩詞也反映出作者對時代和社會的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