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絮 / 作者:楊維楨 |
春風門巷欲無花,絮起晴風落又斜。
飛入畫簾空惹恨,不知楊柳在誰家。
|
|
飛絮解釋: 《飛絮》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飛絮
春風吹過門巷,卻沒有花朵的美麗,漫天的絮花在晴風中飄舞,紛紛落下來,有時斜飛。飛絮飄入畫簾之中,空中飛舞的絮花引起了無盡的思戀之情,卻不知道楊柳飄落在了誰家。
詩詞以春風和絮花為主題,通過描繪飛舞的絮花,表達了春天的景象和人們對春天的期待。詩人描繪了門巷中沒有花朵的情景,春風卻帶來了漫天的絮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絮花在晴風中隨風飄落,有時候還帶有一些傾斜的姿態,增添了動感和變幻的美感。
詩人提到絮花飛入了畫簾之中,畫簾象征著美好的家庭和溫馨的氛圍。飛舞的絮花引起了無盡的思戀之情,但詩人卻不知道楊柳飄落在了誰家,這種無從得知的感覺增添了一絲神秘和遺憾。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無法得知的事物的思索。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它以簡潔的語言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感知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清新、愉悅的感受。同時,通過楊柳的象征意義,也暗示了人們對愛情和歸屬的渴望。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意境明快、情感真摯的感覺,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