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開元寺憩綠陰堂(為開元寺長老秀石公賦) / 作者:楊維楨 |
韋郎句中尋晝寂,劫灰不盡綠層層。
鴻文重記青城客,內典新傳瀑布僧。
石佛浮江輕似葉,神珠照缽隱如燈。
杪欏樹子風前落,吹傍恩公舊毾。
|
|
游開元寺憩綠陰堂(為開元寺長老秀石公賦)解釋: 《游開元寺憩綠陰堂(為開元寺長老秀石公賦)》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游覽開元寺的景色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對自然景觀的贊美。
詩意:
詩中描述了作者在開元寺游覽時的心境和所見所感。詩人先是用韋郎句(指佛教經文)來形容寺廟的寧靜與肅穆,表達了他在寺廟中尋覓寧靜的心情。接著,他用“劫灰不盡綠層層”的意象來描繪瓦礫間長滿的青苔,暗示歲月的長久和自然的力量。然后,詩人提到了重要的文化遺產,比如青城客(指開元寺的文物),內典(指佛教經典)和瀑布僧(指寺廟中修行的僧人)。最后,他描述了石佛浮在江水上,像飄落的樹葉一樣輕盈,神珠照耀著缽,宛如一盞隱約的燈光。整首詩以清新的景色和寧靜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文化和大自然的敬仰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開元寺的景色和文化遺產,呈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隱喻,將自然景觀和佛教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描述寺廟中的瓦礫和青苔,詩人傳達了歲月的流轉和自然的力量,使讀者感受到時間的長河和物質的轉化。同時,詩中所提到的文化遺產,如青城客、內典和瀑布僧,彰顯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寺廟的莊嚴肅穆,給人以敬畏和思考的空間。
詩中還通過描寫石佛、神珠和瀑布等景物,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與神奇。石佛浮在江水上,輕盈如葉,給人以靈動和超脫塵世的感覺。神珠照耀著缽,如同一盞隱約的燈光,給人以神秘和莊重的氛圍。這些景物的描繪使整首詩更加生動而富有畫面感,讀者仿佛能夠親臨其境,感受到詩人的心境和所見所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詩意,展示了作者對佛教文化和大自然的贊美與敬仰。通過描繪開元寺的景色和文化遺產,詩人呈現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世界,喚起讀者對自然、文化和宗教的思考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