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 / 作者:楊維楨 |
馬上郎君雙結椎,百花洲下買花枝。
罟罛冠子高一尺,能唱黃鶯舞雁兒。
|
|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解釋: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馬上郎君,他雙臂結實,胸膛寬廣,站在百花洲下購買竹枝作為裝飾。他戴著高一尺的罟罛冠子,能夠歌唱像黃鶯一樣婉轉,像雁兒一樣優雅地舞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郎君的形象和行為,展示了他的英勇和才藝。他的雙臂結實,象征著他的力量和勇氣,而罟罛冠子的高度則彰顯了他的高貴身份。他能夠歌唱得像黃鶯一樣動聽,舞蹈得像雁兒一樣優雅,顯示出他的藝術才華和靈動的身姿。
整首詩以描寫郎君的形象為主線,通過對他外貌和技藝的描繪,展現了他的英俊和才情。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豪放和活潑的氛圍。讀者可以想象到郎君站在百花洲下,英姿颯爽地購買竹枝,然后展示他的歌唱和舞蹈才華。這首詩詞給人以愉悅和歡樂的感覺,展示了元代文人的豪情和對藝術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形象描寫為主線,通過對郎君的外貌和才藝的描繪,展示了他的英勇、高貴和藝術才華。詩詞的意境活潑愉悅,讓人感受到元代文人的激情和對美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