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 / 作者:楊維楨 |
襄陽有高士,生產不曾治。
何以遺妻子,鹿門有深期。
籍籍齒牙論,龍鳳名諸兒。
諸葛拜床下,可是圯橋師。
¤
|
|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是元代詩人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襄陽有一位高尚的士人,他沒有從政治上為國家效力,卻留下了妻子和子女。他以深深的情意等待著妻子的歸來,而鹿門(指歸隱之地)也對他們的重逢充滿了期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高士的境遇,表現了一種相夫教子、恪守本分的家國情懷。高士并沒有追求功名利祿,而是專注于家庭和家風的傳承。他的妻子和子女都有才學上的成就,象征著高士家族的光榮與傳承。詩中還提到了諸葛亮,以表達高士在文化傳統和家教方面的影響力,進一步強調了高士的品德和賢能。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高士的家庭觀念和家族的興盛,以及對妻子的思念和期待。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家庭和傳統價值的珍視,呈現了一種平淡中蘊含著深刻情感的意境。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家庭、傳統價值和家族興盛的情感表達,以及對高尚品德和才學的贊頌。通過對高士的描寫,詩人傳遞了一種傳統文化與人倫道德的觀念,體現了中華傳統家風家訓的重要性和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