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 / 作者:楊維楨 |
郭黁精術數,知晉必亡秦。
逃秦遠歸晉,追兵殺亡臣。
洛陽牛背叟,讀書孝其親。
涼州未經破,先歸忽如神。
術人不靈己,哲士固全身。
¤
|
|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錄三十四首)》是元代楊維楨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郭黁精通術數,預知晉國必亡于秦的情景。他逃離秦國,遠歸晉國,但被追兵殺害,成為亡臣。在洛陽有一位姓牛的背叟,他孝順地照顧著年邁的父母,并勤奮地讀書。涼州尚未被攻破之時,他卻神秘地先行回歸。智慧的人并不依賴于術數,而是堅守自己的信念。只有真正的哲士才能全身而退。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不同人物的命運和行為,表達了作者對智慧、孝順和堅守信仰的贊美。郭黁的術數預知了晉國的滅亡,但他無法改變命運,最終成為亡國之臣。牛背叟則以孝順和讀書來表現他對家庭和知識的珍視。作者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他對智慧和道德的思考和崇敬。
這首詩詞的賞析點在于它通過對不同人物的對比來呈現智慧和品德的價值。郭黁代表了一種只能預知未來卻無法改變命運的局限,而牛背叟則以他的孝順和勤奮展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品德。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希望人們能夠明確智慧和道德的真正價值,并在面對命運時堅守自己的信仰。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傳遞了深刻的思考,展示了元代文人對人性和命運的洞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