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賦螢 / 作者:許有壬 |
更闌人靜,正滿天晴露,半庭斜月。
時見飛螢三四點,樹影依稀相隔。
暗地偷月,微形自照,冷焰明還滅。
有時分亂,殘星流下天闕。
應念造物多情,翻騰變化,腐草還成物。
多少黃萎隨土壤,爭似超然飛越。
我正清貧,寒窗寂寞,賴爾成勛業(yè)。
案頭乾死,也勝零落霜雪。
|
|
念奴嬌 賦螢解釋: 《念奴嬌賦螢》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安靜的夜晚,月亮斜掛在半空,微弱的月光下,幾只飛螢在樹影中飛舞。詩人觀察到,這些飛螢時而亮起、時而熄滅,有時它們散亂飛舞,有時又集中成群,仿佛在天空中流動的星星殘片。詩人由此聯(lián)想到造物主的心思多情,萬物在自然界中翻騰變化,即使是枯草也能在土壤中轉(zhuǎn)化為新的生命。這與飛越塵世的飛螢相比,更顯超然。詩人自述自己貧寒清苦,但他仍然能夠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在寒窗中追求成就。即使他的作品只是凝固在案頭,卻勝過了那些凋零在寒冷冬雪中的事物。
這首詩通過對夜晚景象的描繪,以及對飛螢的觀察和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變化的贊嘆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詩人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傳達了一種寧靜、寂寞但又充滿希望和力量的情感。同時,詩人也借著對自然界的觀察,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反思,呼應了人與自然的共生關(guān)系。這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載體,融入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思想意蘊,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藝術(shù)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