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五題·生公講堂 / 作者:劉禹錫 |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
|
金陵五題·生公講堂解釋:
《金陵五題·生公講堂》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物名為"生公"的講堂,描繪了他講課時的景象和氛圍。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生公說法鬼神聽,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生公講堂的神秘和莊嚴。生公的講課聲音如此動聽,連鬼神都駐足傾聽。在夜晚,他獨自一人坐在空蕩的講堂里,門扇無人關閉。他高坐在那里,靜靜地講述著,四周寂寥冷清,塵埃彌漫。明亮的月光透過堂內的一方空地,照耀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生公講堂的景象,展示了一個寂靜神秘的場景。生公的聲音被形容得如此動聽,以至于連鬼神都被吸引過來傾聽。這種形象揭示了生公的學識和口才的非凡之處,他的講課能夠引起超自然力量的關注。詩中的"身后空堂夜不扃"表明生公獨自一人坐在講堂中,門扇無人關閉,進一步強調了他的獨特與神秘。
詩的最后兩句"高坐寂寥塵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描述了講堂中的環境。生公高坐在那里,四周寂寥冷清,塵埃彌漫。然而,明亮的月光透過講堂中的一方空地,照耀著整個場景,給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生公講堂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然的氛圍和神秘的魅力。它表達了對學識和智慧的崇敬,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于寂靜與孤獨中的靈感與思考的思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