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黎江萬梅方吐,而予來沙,風雪十日 / 作者:許有壬 |
十日惡風三尺雪,繁霜又滿人間。
梅花誰與問平安。
玉肌清似削,爭柰許多寒。
夢繞瑯璃江上路,竹籬茅舍青山。
莫教芳酒滯歸鞍。
黃昏無限月,待我倚闌干。
|
|
臨江仙 黎江萬梅方吐,而予來沙,風雪十日解釋: 《臨江仙》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以及詩人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黎江萬梅方吐,而我來到這沙地,風雪已經持續了十天。
清晨,邪惡的寒風吹襲,大地覆蓋著三尺厚的白雪。
冰霜重重,遍布在整個人間。
梅花開放,卻無人來問候平安。
她的肌膚潔白如玉,仿佛被嚴寒削減。
我夢游在瑯琊江的路上,周圍是竹籬和茅屋,青山環繞。
請不要讓美酒阻滯我的歸程。
黃昏時分,無盡的明月掛在天空,
等待我倚在欄桿上。
詩意和賞析:
《臨江仙》以冬日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和思考。詩詞以自然景觀為切入點,描繪了大雪紛飛、冰霜覆蓋的冬季景色,給人一種寒冷和凄涼的感覺。同時,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他的孤獨和無人問津的心情。梅花作為寒冷季節中的頑強生命,孤芳自賞,象征著詩人自我慰藉的心態。
詩中的瑯琊江、竹籬和茅舍,給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感覺,寓意著詩人內心深處的世外桃源。通過描述這樣的環境,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山水之間的向往。詩人希望能夠擺脫現實的紛擾,沉浸于山水之間,找到內心的寧靜。
最后兩句描述了黃昏時分的明月和詩人倚在欄桿上的情景。這里的明月象征著詩人內心的悠遠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人靜靜地倚在欄桿上,觀賞著明月,表達了對安逸和寧靜的渴望。
總的來說,《臨江仙》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展現了對寒冷季節的感受、孤獨與無奈的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寧靜和美好事物的向往。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意象和情感,展示了元代詩歌的風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