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即席贈河南廉使高辛甫 / 作者:許有壬 |
徒陽記同署,三十四年過。
朝臺暮省蹤跡,贏得鬢雙皤。
相別又逾一紀,百歲都能幾見,塵事日蹉跎。
今夕復何夕,旌節照山阿。
笑年來,洹水上,試漁蓑。
迂疏久厭城市,其柰故人何。
浩蕩云山煙水,寥落晨星霜木,如子已無多。
邂逅一尊酒,忍負醉時歌。
|
|
水調歌頭 即席贈河南廉使高辛甫解釋: 《水調歌頭即席贈河南廉使高辛甫》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這首詩以渾厚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與河南廉使高辛甫的相逢和別離,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詞中文譯文:
徒陽記同署,三十四年過。
朝臺暮省蹤跡,贏得鬢雙皤。
相別又逾一紀,百歲都能幾見,塵事日蹉跎。
今夕復何夕,旌節照山阿。
笑年來,洹水上,試漁蓑。
迂疏久厭城市,其柰故人何。
浩蕩云山煙水,寥落晨星霜木,如子已無多。
邂逅一尊酒,忍負醉時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一種淡泊寧靜的情調,表達了詩人對光陰易逝、人事變幻的感慨和思考。
詩的開頭,詩人講述了自己與高辛甫相識已經過去了三十四年的時間,他們曾一同在徒陽擔任官職,但如今高辛甫身居要職,他的形跡只在朝臺和晚間的省察中才能見到,而詩人自己的頭發已經斑白。
詩人又提到他們的分別已經超過了一個紀年,即十年,可見兩人的相聚并不頻繁,然而即使如此,百歲之后還能見上幾次也算是一種幸運,而繁雜的塵事卻每天都在浪費光陰。
接下來,詩人轉述了此時的情景。夜晚的旌節照亮了山阿,他自嘲地說笑著迎來了新的一年,來到洹水邊試著穿上漁夫的蓑衣,仿佛要遠離塵囂。
詩人表示自己早已對繁華喧囂的城市生活感到厭倦,他內心思念的是那些過去的故人。廣袤的云山、卷起的煙水,凄涼的晨星和經歷歲月洗禮的枯木,都成為他孤寂心靈的陪伴。他感嘆時光如梭,已經沒有太多的時日可度過。
最后,詩人描述了與高辛甫的偶遇,一杯酒引發了一曲醉時的歌唱。這是一種情感的發泄和寄托,詩人忍住了對酒的癡迷,但他的心中卻充滿了無盡的思緒和感慨。
整首詩以流暢自然的語言,通過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歲月和珍貴友誼的思念之情。它既展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又反映了詩人對自然和心靈寄托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