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薩蠻 寄都下友人 / 作者:許有壬 |
憑高日望金臺路。
黃沙盡處空煙樹。
歲晚足蕭疏。
雁聲無夜無。
簿書臨俗態。
人道儒酸在。
何以慰相思。
半年無好詩。
|
|
菩薩蠻 寄都下友人解釋: 《菩薩蠻寄都下友人》是元代詩人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憑高日望金臺路,
黃沙盡處空煙樹。
歲晚足蕭疏,
雁聲無夜無。
簿書臨俗態,
人道儒酸在。
何以慰相思,
半年無好詩。
中文譯文:
站在高處,望著通往金臺的道路,
黃沙盡頭只有孤寂的煙樹。
歲月已晚,寂寥無比,
夜晚中聽不到雁的鳴叫。
書籍擺在面前,感受到塵世的浮躁,
人們都儒學才情,卻酸溜溜的。
我該如何慰藉相思之情,
半年來沒有寫出一首好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心境和環境,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不滿,以及對詩人自身靈感枯竭的苦悶和思考。詩人站在高處,遠望著通往金臺的路,卻只能看到黃沙盡頭孤寂的煙樹,形容了世事無常和人生的無奈。歲月已晚,寂寥無比,夜晚中聽不到雁的鳴叫,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寂寞。
詩中提到了簿書臨俗態,人道儒酸在,抨擊了當時社會上功利主義和儒家學者的陳腐心態。詩人感到自己的創作乏力,半年來沒有寫出一首好詩,表達了他對于自身才情枯竭的無奈和沮喪。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對社會現象的觸動,傳達了作者對于現實和自身創作狀態的矛盾和困惑。這種意境的描繪和思考,讓人深感詩人的憂郁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也反映了元代詩人對于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