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 / 作者:姜彧 |
山滴嵐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凈無泥。
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視水利,敬謁祠下,少道目前之勝慨。
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簿尉史彥英。
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
|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解釋: 《浣溪沙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是元代詩人姜彧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滴嵐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凈無泥。
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
四圍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視水利,敬謁祠下,
少道目前之勝慨。
從行者,前嵐州知州平晉尹魏章,
書吏王中千,中權秉中伯庸,
簿尉史彥英。金石萃編補正卷三。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宜人的景象,詩人姜彧以山溪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在山間溪水滴落的嵐光中,水拍擊著堤壩,帶來了清脆的聲音。青草散發著香氣,沙灘溫暖而潔凈,沒有一絲污泥。詩人有時會懷疑自己是否誤入了一條名為"武林溪"的溪流,因為兩岸的桃花在朝陽中綻放,高聳的柳樹似乎直插云霄。詩人心中的事情已經苦思冥想了百年,他來到這里,欣賞著水景,虔誠地參拜廟祠,略帶感慨地說出了自己對當下時局的見解。他標明自己的身份和與他一同來此的同行者的名字。
賞析:
《浣溪沙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以其清新的景色描寫和含蓄的思考,在元代詩詞中獨樹一幟。詩人通過描繪山溪的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山滴嵐光,水拍擊堤,形象生動地表達出水流的聲音和動態。草香沙暖,凈無泥,描繪了原始自然的清新與純凈。在詩人描述的景色中,桃花和高柳更是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也暗示了春天的到來和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的思考也貫穿全詩,他在這個美麗的景色中暢游,心中卻有著百年的心事。他來到這里,不僅欣賞水景,還虔誠地參拜廟祠,表達了對信仰的敬重和對神靈的求助。同時,他也以自己的身份和同行者的名字標明了自己的立場,透露出對時局的關注和對當下勝利的期望。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的自然景色,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人生和時局的思考。通過與自然的親近,詩人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描寫和思考角度,展示了姜彧作為詩人的才華和獨特的感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