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江 / 作者:陳孚 |
滄浪亭下望姑蘇,千尺飛橋接太湖。
故里空傳吳稻蟹,寒祠猶記晉莼鱸。
芙蓉夜月開天鏡,楊柳春風擁畫圖。
為問館娃歌舞處,鶯花還似昔年無?
|
|
平江解釋: 《平江》是元代詩人陳孚的作品。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滄浪亭下望姑蘇,
FrombeneaththeCanglangPavilion,IgazeatGusu,
千尺飛橋接太湖。
Athousandfeetlong,theflyingbridgespanstheTaihuLake.
故里空傳吳稻蟹,
RumorsofWuchang'sriceandcrabshavespreadthroughoutmyhometown,
寒祠猶記晉莼鱸。
ThecoldtemplestillrememberstheJin'swatershieldandperch.
芙蓉夜月開天鏡,
Thehibiscusbloomsunderthemoon,openingupacelestialmirror,
楊柳春風擁畫圖。
Willowsinthespringbreezeembracethepaintedscenery.
為問館娃歌舞處,
IaskwherethedancersandsingersofGuanwaare,
鶯花還似昔年無?
Buttheoriolesandflowersseemtohavevanishedsincethepast?
這首詩詞描繪了元代時期蘇州平江地區的景色和文化。以下是對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州平江地區為背景,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歷史。詩人從滄浪亭下望姑蘇,可以看到太湖上的千尺飛橋,展現了蘇州水鄉的風貌。他提到了故里傳揚的吳稻和蟹,表達了對家鄉美食和特產的思念。同時,寒祠中還記得晉朝時的莼鱸美味,突顯了蘇州地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
詩人繼續描繪了夜晚的景色,芙蓉盛開在夜月下,猶如開啟了一面天上的鏡子,給人以美好的聯想。楊柳隨著春風搖曳,將畫圖的景色擁抱其中,展現了自然與藝術的和諧融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疑問。他詢問館娃歌舞的所在,暗示著過去繁華的景象是否依然存在。鶯花與昔年相比是否已經消失無蹤。這種對過去的懷念和現實的反思,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蘇州平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過去的懷念。同時,通過對現實的反思,詩人對于時間的流轉和變遷產生了疑問,給人以深思的啟示。 |
|